您所在位置 > 首页 > 教学建设 > 人才培养创新
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
 时间:2017-06-08

 

一、专业名称:助产

二、专业代码:620202

三:学    制:三年

四、培养目标:

贯彻执行国家教育、卫生工作方针,坚持以服务为宗旨、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,以助产专业岗位需求为标准,培养学生德、智、体、美等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,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现代护理理念,具有必须的人文知识和医学基础知识,具有产科、妇科、护理学的基本理论与熟练的操作技能,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,毕业后能在各级各类医疗、保健机构从事临床助产、护理、妇幼保健、计划生育和社区保健等工作,成为具有高素质、高技能的应用型助产专业专门人才。

  • 培养规格要求

1、掌握本专业必须的人文社会科学、基础医学、临床医学和预防保健知识。

2、掌握遗传与优生、计划生育、营养与膳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,能规范进行妊娠诊断、产前检查、正常接生、产后处理、新生儿处理,具有健康指导的能力。

3、具有对个体、家庭、社区提供整体护理和预防保健服务,开展围生期保健、社区护理、卫生宣教及指导育龄夫妇实行计划生育的能力。

4、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,能应用“以人为本”的护理理念、整体观理论和现代护理知识为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。

5、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对护理对象进行健康评估,具有分析和解决女性常见病、多发病的观察、护理、预防和初步处理的综合能力。

6、具有规范、熟练的助产和护理基本操作技能。

7、具有观察护理对象病情变化、心理反应和药物疗效的能力。

8、具有对常见急危重症患者、难产及产科危重患者的监护、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及监护的能力。

9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、伦理意识、助产实践涉及的法律意识、医疗安全意识、终生学习意识,以及评判型思维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。

10、具有良好的医疗服务所需的人文关怀素质、心理调节能力和健康的体魄,以及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。

11、具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。

12、具有获取本专业领域新理念、新知识、新技术、新方法的能力。

13、掌握文献检索、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,具有一定的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。

六、职业资格要求

     毕业生除获得助产专业大专学历毕业证外,并能够顺利通过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,并有“育婴师”职业资格考试初级水平。

七、主干课程

1.主干学科:护理学、助产学

2.主要课程:护理学基础、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、病理学、药理学、生理学、健康评估、内科护理学(含传染)、外科护理学、妇科护理学、儿科护理学、急危重症护理学、妇婴保健、社区护理学等。

 

八、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总体安排

表(一)课程设置和教学时间分配表

 

课程类别

课程编号

课程名称

计划学时

学时分配

开课学期及周学时

考核方式

讲授

实践

2303000103

毛中特

64

32

32

 

2

 

 

 

考试

1703000102

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

48

32

16

2

 

 

 

 

考查

0503000101

大学英语

64

32

32

4

 

 

 

 

考试

0503000102

大学英语

64

32

32

 

4

 

 

 

0503000105

护理专业英语

24

16

8

 

 

1

 

 

1303000101

大学体育

32

2

30

2

 

 

 

 

考查

1303000102

大学体育

32

2

30

 

2

 

 

 

0103000103

信息技术基础

48

24

24

3

 

 

 

 

以证代考

2603000101

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创新创业指导

32

8

24

第一、四学期各讲座2

考查

2403000101

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

32

6

26

 

1

 

 

 

考查

小计

440

186

254

11

9

1

 

 

 

专业基础课

1403020301

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

80

56

24

5

 

 

 

 

考试

1403010304

生理学

64

60

4

2

2

 

 

 

考试

1403020302

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

48

40

8

3

 

 

 

 

考试

1403010305

病理学

32

28

4

 

2

 

 

 

考试

1403010306

护理药理学

48

40

8

 

2

2

 

 

考试

1403010303

生物化学

48

40

8

3

 

 

 

 

考试

1403020303

遗传与优生

16

16

0

2

 

 

 

 

考试

 

小计

336

280

56

15

6

2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专业必修课

1403010307

健康评估

64

48

16

 

4

 

 

 

考试

1403010311

护理学基础

128

84

44

 

4

4

 

 

考试

1403020401

内科护理学(含传染)

112

96

16

 

3

4

 

 

 

考试

1403020410

外科护理学

96

72

24

 

2

4

 

 

考试

1403020402

助产学

144

72

72

 

4

5

 

 

考试

1403010406

社区护理学

32

24

8

 

 

2

 

 

考查

1403020403

妇科护理学(计划生育)

64

40

24

 

 

4

 

 

考试

1403010402

儿科护理学

32

24

8

 

 

2

 

 

考试

1403010405

急危重症护理学

32

28

4

 

2

 

 

 

考试

1403020404

护理心理学

16

12

4

 

 

1

 

 

考查

1403010410

护理伦理学

32

24

8

2

 

 

 

 

考查

1403010413

中医护理学

16

12

4

 

1

 

 

 

考查

1403010310

护理学礼仪与人际沟通

32

16

16

2

 

 

 

 

考查

1403010409

护理管理学

16

16

0

 

 

1

 

 

考查

1403020405

妇婴保健

32

24

8

 

 

2

 

 

考试

 

实践培训

200

0

100

 

 

 

40

 

 

小计

948

592

356

4

20

31

40

 

 

合计

1724

1058

666

32

34

34

40

 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表(二)集中实践教学

教 学 内 容

小 计

第一学年

第二学年

第三学年

入学教育与军训、毕业教育

2

1

 

1

课堂教学

52

32

20

 

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

10

 

 

10

毕业实习

40

 

 

40

机动、毕业论文、社会实践

 2

 

1

 1

复习考试

4

2

2

 

假期

18

12

6

 

机动

 

 

 

 

总周数

128

47

29

52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表(三)每学期各教学环节周数分配表  

类别

学期

入学

教育

军训

理论

教学

大型

作业

社会

调查

实习

实训

课程

设计

毕业

实习

考试

毕业

教育

机动

节假日

合计

1

0.5

1.5

15

 

 

1

 

 

1

 

 

1

20

2

 

 

16

 

1

 

 

 

1

 

1

1

20

3

 

 

16

 

 

2

 

 

1

 

 

1

20

4

 

 

5

 

 

5

 

16

1

 

 

1

28

5

 

 

0

 

 

 

 

20

0

 

 

0

20

6

 

 

10

 

 

 

 

4

2

1

 

1

18

合计

0.5

1.5

62

0 

1

8

 

40

6

 

1

5

126

 

表(四)学时分配表

项目

学时数

占总学时百分比

备注

课内总学时

1724

63%

 

理论教学时数

1058

39%

 

实践教学

时数

课内实验(实践)

666

61%

实践教学包括:实验、实践、课程设计、毕业设计等,每周按25学时计算

集中实践

1000

总学时

2724

100%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八、社会实践、临床见习与毕业实习

每学期安排学生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,增加学生与社会的接触机会,第五学期统一安排到实习医院进行为期8个月以上的临床实习。